中医经络穴位?中医里的穴位、经络是以什么形式的存在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中医经络穴位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中医经络穴位的知识,包括中医里的穴位、经络是以什么形式的存在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本文目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中医经络穴位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中医经络穴位的知识,包括中医里的穴位、经络是以什么形式的存在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人体中的经络和穴位,是怎么被人类发现的真的是人类发现的吗
  2. 现代医学如何解释中医经络
  3. 中医的经络到底是什么
  4. 中医名词的经脉,经络,筋脉怎么快速区分
  5. 中医里的穴位、经络是以什么形式的存在

人体中的经络和穴位,是怎么被人类发现的真的是人类发现的吗

人体经络穴位的发现和运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对人类社会医治,战胜疾病的伟大贡献!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医圣: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神农尝百草等……就是利用中医中药结合人体经络穴位,为老百姓医治疾病的!

现代医学如何解释中医经络

以西医为主导的现代医学对经络解释不清。倒是中国人通过现代物理、化学实验把经络找准了。主要功臣有2位:

1.费伦,复旦大学物理化学教授

1990年代,费伦教授带领由物理、化学专家组成的团队,花了近十年时间,终于找到了几项经络存在的具体证据。从腿上开始找经络,发现经络是像光纤一样:三条胶原纤维构成纤维条,再由五条纤维条卷成一束,数量繁多的这种线束结成片状,有点像计算机中的排线结构。再对这种胶原纤维进行分子层次的分析,发现它是由数种不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一种生物液晶态(Bio-LiquidCrystal)的物质。根据物理学的常识,晶体结构的物质对声、光、电、热、磁等物理能量都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参考上海交通大学过去对特异功能人士的实验,知道气功师所发出的“功”当中,有很大的成份是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远红外光。因此,小组对结缔组织的物理特性测试,首先就从远红外光的透光性做起。很快的又得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实验证明胶原纤维在径向对9-20微米的远红外线具有近100%的透光率,横向方面则几乎完全不透光,也就是说对于该频率范围而言,胶原纤维具有光纤维的物理特性。

用质子加速器进行分析,发现有七种元素钙(Ca)、磷(P)、钾(K)、铁(Fe)、锌(Zn)、锰(Mn)、铬(Cr)等,在穴位和非穴位上的含量有40-200倍之间的明显差异,而一个穴位的直径约五至八毫米,所有这些富集的众多分子都只存在于骨间膜的表层,约一个微米的厚度。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成果,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经络存在的物质证据,从此没有人可以怀疑经络和穴位是虚无飘渺的了。

人体的毛细血管多数呈不规则状,唯独在穴位点附近的毛细血管呈规则的并行线状,而且平行于经络。经过流体力学的计算,发现只要在相邻的穴位间有一定的压力差,在人体的经络中就会形成管线外毛细血管间的组织液流场。这有点像海洋中的洋流,没有管子,但有水流。这也很像在黄帝内经中所描述的荣卫之气的卫气,荣气是血管中的血液,这里发现的管外流场,很可能就是卫气。

3.祝总骧,中国著名经络学家

最早发现声、热、光、电容易沿着经络传导。

直到今天,还没几个中医知道费伦教授他们的研究成果。非常可惜!

中医的经络到底是什么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人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炙(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

简单的说,经络就是以手,足三阴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中医名词的经脉,经络,筋脉怎么快速区分

经筋是经络的组成部分,不是肌肉、肌腱类的筋肉组织,《内经·灵枢》中曾记载“非皮肉筋骨”,是“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

十二经筋与经脉的区别和联系:

1

经筋不直接隶属脏腑,故不冠脏腑之名;经脉则直接联络脏腑,且以脏腑命名。

2

十二经筋之起始,皆自四肢末端开始,所以手三阴经筋及足三阴经筋均呈反折走向;经脉则不同。

3

经筋缺乏循经流注传递的经间关系,基本都是独立的;经脉则具有顺序流注传递,终而复始,如环无端的运转。

4

经筋没有经脉那样的“中空”,不直接运输血气,其所需的血气,依赖经脉的渗透濡灌。

5

经筋可由机体的“心脑”直接指挥,具有主动和随意运动的能力;而经脉则缺乏随意运动的能力,但经筋的运动对经脉发生着影响。

6

取穴方法之区别:

经筋取穴是“以痛为腧”,即在病理状态下产生的有形可查的阳性体征,也称“经筋病灶”;有时一个小的“病灶”可以引起一个大范围的疼痛,而把这此小“病灶”解除就可以治愈大范围疼痛。而经脉取穴多以“辨经取穴”为主,如同经取穴、他经取穴等,所取的穴位不一定是该病真正的“病灶”。故经筋腧穴和经脉腧穴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在某一方面经筋腧穴更能显示它的特殊作用。《灵枢·经筋》曰:“其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正是由于经筋与经脉的区别,因此,经脉与腧穴的密切关系不见于经筋理论,才有了经筋病症以痛为腧,燔针劫刺的特点。

7

病候特点之区别:

经筋病候多是指经筋循行所过之处的筋肉、关节等疾患,以疼痛和运动障碍为主。其次是转筋症,如《灵枢》:“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俯不伸”;《素问》:“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经筋病候的这种临床表现与现代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极为相似,而经脉病候一般包括十二经脉疾病和奇经八脉疾病。在临床上,经筋病多因风寒湿邪和劳损所致,其病理为“因结致病”,其病性多表现为寒证和热证;而经脉病多因气滞血瘀痰湿所致,其病理为“不通则痛”,其病性多表现为实证和虚证。

另外,经脉病候有传变的过程,即“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内连五脏,散于肠胃”,是疾病传导途径之一;而经筋病变主要表现为“寒则反折筋急,热则弛纵不收,阴痿不用”的痹痛。

总之,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趾端,循行于体表,不深入内脏,没有与脏腑的“属”、“络”关系,没有“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标幽赋》)的循行规律,没有始于肺手太阴之脉,终于肝足厥阴之脉,如环无端,终而复始,的流注顺序,也没有阴阳表里两经以及同名经脉的交接程序。

经筋与经脉的的联系

经筋与经脉二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可绝然分割。

我们可以打个比喻,经筋就像大地一样,有着大地的坤性、地性、母性;经脉则像河流一样,日夜奔流,周而复始。经筋是通道,经脉是河流,经筋是经脉的“着床”和载体。

经筋作为经脉这条“河流”的“着床”,关系着经脉能否顺畅运行。一旦经筋这个“着床”发生了问题,那么经脉也就相应地受到影响,不能顺畅地流淌,气血也就不能正常地运行、通达周身。

经筋为经脉提供“着床”基地,网络经脉,相随并行,同道交织,无处不达,为完成血气、精津的运行供给而发挥生理功能作用。经筋是机体生存与活动能力来源之根本。

总而言之,经筋与经脉,都是构成经络系统完整性的内容,二者密切联系,不可绝然分割。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为人体的正常运转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中医里的穴位、经络是以什么形式的存在

中医里的穴位遍布全身,有确定位置的穴位就有1000多个穴位,常用穴有300多个。而且还有阿是穴(就是刺激或疼痛位置没有确定性)。穴位其实就是西医所谓的神经原。经络其实就是神经或者说就是五脏六腑植物神经系统的外在表现。人体五脏六腑的十二经脉全部反应在手脚上,其中脚部三阴三阳,手上有三阴三阳。符合现代生物学的全息理论。足疗的原理就在于此。五脏中重要的消化器官反应在脚上。五脏六腑的功能也可反应在手上。切脉的原理就是如此。左手是心肝肾,右手是肺脾命。

谢谢小秘书邀请!

关于本次中医经络穴位和中医里的穴位、经络是以什么形式的存在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zaoqiangbu.com/2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