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鼓楼 临汾钟鼓楼介绍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临汾鼓楼,以及临汾钟鼓楼介绍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本文目录临汾鼓楼的由来临汾钟鼓楼介绍临汾鼓楼广场占地面积临汾鼓楼的传说故事临汾市共有几座鼓楼临汾鼓楼的由来临汾作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临汾鼓楼,以及临汾钟鼓楼介绍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临汾鼓楼的由来
  2. 临汾钟鼓楼介绍
  3. 临汾鼓楼广场占地面积
  4. 临汾鼓楼的传说故事
  5. 临汾市共有几座鼓楼

临汾鼓楼的由来

临汾作为尧帝故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硕的临汾,一直有一首关于鼓楼的民谣,流传了千百年:“平阳府有个大鼓楼,半截盖在天里头”。这里的平阳府指的是哪里呢?据史料《辞源》记载:今之临汾,“相传古帝尧之所都”。因其地在平水之阳,又在黄河东侧,故名平阳。也就是说民谣中传唱的“半截盖在天里头”的鼓楼,指的就是如今屹立在临汾市中心的地标建筑——鼓楼。

只是,如今高大雄踞的鼓楼,其前身却是用来治理水患而建筑的高台——“揖让台”。相传,4000多年前尧帝当政时,黄河从孟门(今山西省柳林县西北23公里处的黄河之滨)沿山谷东流,倒流的洪水进入汾河,汾河水位暴涨,洪水淹及尧都,尧都百姓广受水患,尧帝为了指导百姓治理洪水,在汾河东岸建造一个高台,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议国事。当年尧帝将天子宝位,禅让给舜也是在此台举行,所以一直相传此台为“揖让台”。后人为了纪念尧帝,在揖让台的地址上修建鼓楼,整个楼形以“尧”字为标准。

据铁佛寺的碑碣记载: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临汾发生了8级大地震,地震后,临汾“寺庙倾塌,民舍无存,压死男女不可胜记”。当然,鼓楼也难逃厄运。7年后,新任知府刘棨到任,看到鼓楼的惨景十分叹息,深感责任重大,当即决定筹资谋划重建。由于震后百废待兴,工程历时近三年,到丁亥年春(公元1707年)竣工。后刘棨受百姓所托,将鼓楼取名叫“大中楼”。意为:“居中四达”,表里山河是其一。其二,尧对舜讲:“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允执其中”就是忠实地执行中道,为大众办事无偏无私,只有“大中”,才能安邦富民,永享天禄,故为“大中楼”。

重光诉殇

历经岁月蹉跎洗礼,如今鼓楼依旧龙盘虎踞,冲天而立,后人往来穿梭于脚下,赞其巍峨,感其敦厚。但它究竟始建于何代,并无文字记载。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平阳鼓楼有金代改建取名钟楼之说,且楼上悬有金明昌七年(1196)铸造5000斤重的大铁钟一口,以此前推,鼓楼最晚建于北宋时期。(据《临汾市志》记载:鼓楼应建于北宋(960——1279年)时期。但也有众多民间考究,称其建于北魏(386——534)时期。)

因尧帝发明创造了阴历计时,所以楼整体造型为四方四正,象征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基座每面为12丈(1丈=10尺=3.3米),象征12个月;高24丈,象征24节气。

临汾钟鼓楼介绍

临汾平阳鼓楼,位于临汾城中心,基座呈正方形,周长160米,楼高43.76米,为我国最高的鼓楼。鼓楼始建于北魏,楼上存有金明昌七年年铸2500余公斤大铁钟一口。据方志和碑碣记载,历史上临汾鼓楼曾有过七次修建,鼓楼是1987年重建的。大中楼基座券砌门洞,十字相交,通连四条主街。

临汾鼓楼广场占地面积

临汾鼓楼广场总面积为38733平方米;[1]1994年,鼓楼广场单日交通量为10万辆/日,高峰时间段达2万辆/小时。

临汾鼓楼的传说故事

临汾作为尧帝故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硕的临汾,一直有一首关于鼓楼的民谣,流传了千百年:“平阳府有个大鼓楼,半截盖在天里头”。这里的平阳府指的是哪里呢?据史料《辞源》记载:今之临汾,“相传古帝尧之所都”。因其地在平水之阳,又在黄河东侧,故名平阳。也就是说民谣中传唱的“半截盖在天里头”的鼓楼,指的就是如今屹立在临汾市中心的地标建筑——鼓楼。

只是,如今高大雄踞的鼓楼,其前身却是用来治理水患而建筑的高台——“揖让台”。相传,4000多年前尧帝当政时,黄河从孟门(今山西省柳林县西北23公里处的黄河之滨)沿山谷东流,倒流的洪水进入汾河,汾河水位暴涨,洪水淹及尧都,尧都百姓广受水患,尧帝为了指导百姓治理洪水,在汾河东岸建造一个高台,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议国事。当年尧帝将天子宝位,禅让给舜也是在此台举行,所以一直相传此台为“揖让台”。后人为了纪念尧帝,在揖让台的地址上修建鼓楼,整个楼形以“尧”字为标准。

临汾市共有几座鼓楼

临汾现存的地上文物很多,境内光鼓楼就有四个。这四个鼓楼分别是:临汾鼓楼、霍州鼓楼、隰县鼓楼、襄汾汾城鼓楼。

从始建年代看,临汾鼓楼年份最久,始建于北魏时期。汾城鼓楼始建于唐代,也算是相对较早的建筑了霍州鼓楼和隰县鼓楼都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临汾境内的四座鼓楼建筑风格各异,都保存完好,成为不可在生的地标建筑。

霍州鼓楼又名文昌阁,历史悠久,遐迩闻名,1986年霍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霍州鼓楼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建筑面积225平方米,总高27米,在阁楼一层四周屋面楣额上方各悬挂贴金匾额一块,东为“护国安民”,南曰“辅元开化”,西书“览秀西河”,北有“保障冀北”。牌匾字体苍劲有力,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省书法家徐文达、郭伯英等题写。

鼓楼各层檐角起翘,加以檐下斗拱重叠,宛如云朵簇拥,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

鼓楼每个翼角仔角梁上装有龙头套兽,下部悬挂风铃,风吹铃动,清脆悦耳,鼓楼楼顶正脊两端设有琉璃鸱吻,其造型凶猛生动,配有神态各异的骑马武士。正脊的中央有一琉璃葫芦宝瓶,附设避雷装置。游人登楼眺望,山光水色,争相辉映,古城风貌一览无余。鼓楼虽经历史沧桑,但其精湛的艺术造型和永不磨灭的魅力,永远为人们所欣赏。

汾城鼓楼

汾城鼓楼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为清康熙47年重建,民国重修,通高约15米左右。

汾城鼓楼底座为十字券洞式拱洞通往四街,分上下两层,下层周砌女儿墙,中部沿四立柱砌清水墙,四面开门,内部以木梯登二层。二层置木栏杆,可远眺四方,上下两层以斗拱承托出檐和翼角。外观威严而华丽。

隰县鼓楼

隰县鼓楼又称大观楼,位于县城正中心,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创建,清代屡有修葺,为二层三重檐十字歇山顶建筑。

隰县鼓楼创建于明代,至今有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是隰县的象征,十字门洞高5.98米,门洞上建有高14.31米二层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的建筑,与周围林立的商店相互衬托,更显得鼓楼挺拔秀丽,巍峨壮观。

楼顶部四周还有体现隰县辉煌历史的巨匾四桢:东为“龙泉古郡”,西为“长寿遗封”,北为“三晋雄邦”,南为“河东重镇”。其建筑形制,梁架结构,牌匾等主要构件均为明代原物,对研究古代建筑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临汾鼓楼

临汾鼓楼始建于北魏时期,其周长160米,楼高43.76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临汾鼓楼以高大雄伟着称于世,其依云逼日,为中国现存最高的鼓楼。因为存有金明昌七年(1196年)铸2500余公斤大铁钟一口,所以又名大中楼。

临汾鼓楼反映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1948年,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徐向前司令员率部包围了临汾城。在城内顽守的阎军,不顾市民的反对,将修复仅15年的鼓楼强行拆毁。自1984年9月至1987年5月,临汾市成立修复鼓楼委员会,按明代风格重新修复了鼓楼,并恢复了明代对鼓楼的称谓——大中楼。

新修大中楼的门厅匾额,基本上选用了明清时的原有匾词。

鼓楼基座全用青砖砌筑,座高八米,大中楼基座券砌门洞,十字相交,通连四条主街。门洞上方各嵌有巨形石雕匾额,分别为“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概括了平阳府的重要地理位置。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临汾鼓楼和临汾钟鼓楼介绍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zaoqiangbu.com/7939.html